6月30日,湖北省港口集团有限公司在武汉揭牌成立,千亿级“港口航母”鸣笛启航,标志着武汉航运中心建设迎来里程碑式的时刻。
当天,襄阳、宜昌、黄石等10个市州政府及省交投集团代表分别与省港口集团签订协议,将持有的长江、汉江沿线国有港口资产划转到省港口集团。
港口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设施,是服务综合交通运输的枢纽性设施。湖北省港口资源丰富,境内长江通航里程1061公里,高等级航道里程2090公里,分布4个主要港口、14个重要港口,数量均居长江沿线省市前列。全省港口吞吐量、集装箱量、水路货运量连续多年居长江中上游首位。
早在2014年,湖北省在全国率先迈开港口资源整合步伐,省委省政府决策,“以武汉新港为依托,集中整合鄂东南地区的岸线和港航资源,把武汉打造成长江中游航运中心”。2015年8月,由武汉、黄石、鄂州、黄冈、咸宁五市共同出资70亿元组建成立武汉港航发展集团。到2021年,港发集团实力已初具规模,旗下115家企业,339亿元资产,15个港区,13公里岸线,87个泊位,年设计吞吐能力230万标箱、近1亿吨,分别占了全省“半壁江山”和“三分天下”。
根据国家、省、市相关指示精神,盘活全省港口资源,做大做强做优我省港口企业,服务“一主引领 两翼驱动 全域协同”的区域发展战略,推动湖北武汉高质量发展、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,省委、省政府今年启动对全省港口资源进行整合工作。
6月初,湖北省政府出台《湖北省港口资源整合工作方案》。将武汉港发集团更名为省港口集团,作为全省港口资源整合运营的平台,具体负责落实港口资源整合相关工作。按照“资产整合+业务重组”的方式,将省属国企及长江、汉江沿线市州的国有港口资产整合进入省港口集团。整合后,省港口集团统一行使经营权,负责企业统一运营和管理,全省港口发展实现“规划一体化、建设一体化、管理一体化、运营一体化”。
打造千亿级“港口航母”
省港口集团负责人介绍说,整合后的省港口集团,据初步测算,资产总额增加200亿元,净资产增加65亿元,员工人数增加3300人。实现了“三个倍增”:一是港口货物吞吐能力倍增,从1亿吨增长至2.05亿吨;二是码头泊位数倍增,从68个增长至179个,其中新增泊位中60%为3000吨级以上泊位;三是码头覆盖的通航里程倍增,从720公里增长至1545公里,其中长江新增505公里,汉江新增320公里。
“省港口集团将聚焦港航主业,集中优势打造全国一流港航开发与服务运营商,让黄金水道释放黄金效益,为湖北武汉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。”省港口集团负责人说,下一步,他们将在构筑多式联运体系、发展大宗商品贸易、建设特色产业园区、开辟新的物流通道、打造绿色智慧港口等方面持续发力, 打造千亿级“港口航母”,助推以“江海联运、水铁联运、水水直达、沿江捎带”为载体的水运交通建设。省港口集团将努力实现一年融合重组、二年巩固提高、三年快速发展的目标,争取早日跻身千亿级港口企业,早日晋级中国企业500强、中国物流企业前10强,早日实现港口优质板块上市。
助力武汉打造国家商贸物流中心
武汉在全国综合立体交通网中处于“天元”地位,“铁公水空”无缝对接、携手发展,势必将进一步激发千湖之省的先天优势,带来水运的强势发展。集全省之力、聚全省资源,打造湖北“港口航母”,巩固武汉的“天元”地位。
武汉市交通运输局负责人介绍说,省委提出了“要扩大武汉港集装箱吞吐量,力争达到500万标箱,将武汉新港打造成中部地区枢纽港”的重要指示。整合湖北港口资源,可以集中精力助力武汉建设中部地区枢纽港,推动建设武汉长江航运中心。
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、博士生导师叶青说,武汉要打造国家商贸物流中心,必须要打造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和强大市场枢纽两大重要支撑,而推进港口融合发展,是加强交通运输资源整合和集约利用,打造综合交通枢纽重要组成部分。整合湖北港口,进一步发挥武汉综合交通运输的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,加快构建现代综合立体交通运输体系,为建设现代化大武汉添砖加瓦。
来源 |长江日报、武汉交通
众诚设备租赁公司出租各类型号高空作业车/平台(直臂式、曲臂式、蜘蛛车、桅杆式),设备主要为进口品牌,从6至43米不等,应用于工程建设、工业安装、设备检修、厂房维护、物业维修、仓库、航空、船舶、石化、电力、影视、广告、市政、机场、高架、港口、车站、酒店、超市等安装换灯维修。出租热线:189-8613-2255